
2018年的中國涂料行業正在加速洗牌
時間:2018-11-19 11:05:00瀏覽(2113)
最近去了不少涂料企業,從上市公司到年銷售幾千萬的涂料企業。個個都說,市場不好做,壓力很大!也見了不少涂料經銷商,從幾百萬到幾個億的經銷商。個個都說,涂料生意不好做,錢不好收。2018年,是不是中國涂料行業洗牌的分水嶺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市場是檢驗涂料品牌興衰的唯一標準。
首先,我們應該了解一下最近一二年的房地產情況。在我安居的城市,我也親身體驗到了最近幾年房價的大幅度變化。2016年前,住宅單價平穩,房價在8000-15000元/平方之間。2016年初開始,單價不斷攀升,到2017年,房價大概在15000-30000元/平方之間。絕大部分樓盤房價升值在2倍以上。所以,不管是房地產公司,還是裝飾公司,還是包括涂料在內的建材企業,所有與房地產有關聯的企業,都賺得盆滿缽滿。
自然,這種非理性的市場波動引起了上層的注意。在上層的壓力下,2018年全國房地產市場整體環境繼續收緊,限制性調控政策或不斷擴圍或強度持續升級,同時長效機制堅實推進,住房制度改革不斷取得新進展,切實打擊了部分非理性需求。同時,金融監管和防風險已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房地產行業融資更加合規,融資門檻和結構也發生了新的變化。
據我了解,不少銀行已經將首套房的貸款利率上調了多次,有些銀行甚至將首套房貸利率上調至基準利率上浮15%-30%,將放款期限延長,同時實行二套房非自住房首付不低于七成的,貸款利率不低于基準利率的1.1倍的政策。這樣的政策,對很多現金流不夠的購房者來說,是重重的一擊。就算能購買,利息成本也大幅度增長。
有人說,2018年是中國房地產自2009年以來最艱難的一年。
2018年9月29日,提出“活下去”口號的萬科全面回籠資金,以相對低價出售物業。在萬科的三年事業計劃書中,把“活下去”作為基本要求,所有戰略將圍繞“活下去”展開,“收斂聚焦”到保證萬科“活下去”。在“活下去”的戰略之下,“回款”就超越銷售額、利潤,成了萬科的核心目標。
就在一天前,媒體曝出碧桂園主席楊國強的內部講話,要求碧桂園部分去化未達預期和正負為零的項目減少開工。與此同時,降價甩賣也是可選項之一。
此前,恒大則在全國推出“無理由退房“,并對部分項目打折銷售。
幾乎在同一時間,房地產行三巨頭都發出“凜冬將至”的信號,這是真的嗎?
我認為是真的!房地產不好過,作為房地產依附的涂料行業能好過嗎?
房地產行業的競爭早已進入白熱化階段,成本成為房地產企業選材的第一因素。為了增強自身競爭力,房地產商一般只選擇大品牌來做材料供應商,這無疑導致另一種現象品牌集中化。精裝趨勢下,工程項目是“餡餅”還是“陷阱”呢?在這一大背景下,一旦涂料企業與地產商達成了戰略采購合作,涂料行業的特殊屬性決定著二者之間不再只是簡單的供應商與采購商的關系,而是休戚與共的利益共同體。這一方面,已有不少涂料企業和經銷商因為渴望得到“餡餅”,結果反而掉進了“陷阱”。
據中國涂料報調研員李果烈的了解,2018年主做外墻涂料的一些涂料企業,應收賬款大幅度增加。有涂料企業的應收賬款甚至高達數億元。但這并不影響民族涂料企業在外墻涂料方面的快速擴張。不管是立邦、三棵樹、亞士、富思特、固克,還是東方雨虹,有些利用資本優勢,有些利用市場優勢,有些利用渠道優勢,個個磨拳擦掌,準備搶占制高點。
也許是因為國情不同,曾經在外墻涂料領域風光無限的不少外資涂料企業(立邦除外),在嘗過一點甜頭,承受不少苦頭之后,在工程項目面前顯得更加謹慎且理性。有外企高管坦言,在工程項目方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稍有紕漏就會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不少外資涂料企業在不斷減少外墻涂料工程的經營業務。甚者,干脆取消外墻涂料的經營部門,不再趟這渾水。
針對工程涂料的涂裝公司,回款比往年更難。有涂裝公司雖然可以接到地產公司大量的涂裝業務,但也因為資金壓力不敢貿易做大。
木器涂料方面,華潤、展辰、嘉寶莉、大寶、君子蘭、立邦長潤發、花王、百川、匯龍等品牌的先發優勢明顯,至今仍處于行業領先地位。因環保政策的不斷加碼,中大型涂料品牌在“油改水”和“水性化”方面加大研發力度,雖然進展不快,但穩步推進,不斷搶占中小涂料企業的份額。市場也明顯向大中型品牌集中。
針對裝飾公司的一些涂料品牌,涂料銷量明顯下降,賬期明顯延長。運氣不好的涂料品牌,還遇到裝飾公司跑路的。
在一線建材市場,特別是內墻涂料和木器裝修涂料方面,立邦和多樂士牢牢穩居前二。最近幾年,盡管市場情況不好,但立邦、多樂士等仍穩步發展,而大部分涂料品牌更是慘淡經營。不管是國家政策,還是新營銷模式的興起,對這些國際品牌來說都是毛毛雨,至少他們的江湖地位無可撼動。不少國內裝修漆品牌的專賣店是越開越小,也越來越少,很多市場都看不到蹤影。在裝修漆領域,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行業洗牌在加速,行業格局在重建。
隨著個性化追求和消費升級,年輕的消費者除了對涂料的功能性注重外,對涂料的藝術化也更加看重。藝術涂料在最近幾年的爆發,也是消費升級的一個體現。在零售市場,越來越多的傳統涂料專賣店被冷落,更多的藝術涂料專賣店興起。特別是城市別墅和鄉鎮農村自建房對外墻涂料和藝術涂料的追捧,三四線城市的外墻涂料和藝術涂料需求量呈倍級增加。
工業涂料方面,非常遺憾的是,幾乎所有高端的工業涂料,都被外國涂企搶去了。外企在汽車原廠漆和船舶漆領域居于明顯的壟斷地位。民族涂料品牌幾乎無還手之力。
綜合來看,外資涂料企業在中國涂料行業仍然位于領先地位,特別是在中高端涂料領域,外企品牌穩穩地占據了半壁江門。
在這種嚴峻的經濟環境下,中國涂料行業正在加速洗牌,涂料市場不斷向優勢品牌集中。中高端涂料領域,不斷向外資品牌集中。這樣下去,對民族涂料品牌的未來發展將是致命的打擊。
面對日益嚴峻的發展形勢,涂料企業如何建立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找準未來發展方向,在這場行業大洗牌的洪流中站穩腳跟,脫穎而出呢?
這正考驗著涂料企業領導的智慧!
來源:中外涂料網
關鍵詞: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