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眾所周知,內墻涂料在其普遍應用過程中會出現很多質量通病:如墻面發花、顏色不均勻,墻面起皮、開裂、脫落,墻面不平整、出現流墜、疙瘩等……這些質量通病有的是材料本身質量問題導致的,但多數是因工人施工行為不當、施工方法不對造成的。
本文將給大家介紹刷涂、輥涂這兩種最常用的內墻涂料施工方法: “十步工序法”,可以有效防止內墻涂料墻面質量通病問題的產生。
一、施工準備
材料:面漆、底漆、膩子、膠水等
施工器具:如輥子、毛刷、開刀等
材料選用及工器具的選擇是施工的第一步也是保證施工質量的關鍵。選用內墻涂料時,應多做比較、多做調查,購買質優價廉的合格產品,并且在購買點利用配色機進行配色,一般可以避免因內墻涂料本身質量原因和配色原因而引起的質量通病。
涂刷面漆的輥子和刷子宜選用毛質細膩且不掉毛的優質羊毛刷、羊毛輥。以保證面漆的成形質量,使其達到高雅、清新、令業主滿意的裝飾效果。
二、結構裂縫處理+墻面清潔
對墻面、頂棚抹灰面進行檢查,發現有空鼓、強度低的抹灰層等應將其剃除后重新抹灰。
對可能出現裂縫的地方如線槽、板縫、施工洞邊緣、填充墻與砼梁柱之間等位置及己出現的裂縫的位置,粘貼防止裂縫發展的紙帶、纖維布等進行處理。
墻面清潔時應將墻體表面上的灰塊、浮渣等雜物用開刀鏟除,如表面有污垢、油污應用清洗劑和清水洗凈,干燥后再用棕刷將表面灰塵清掃干凈。
這一步可有效防治因墻面基層引起的起皮、開裂、脫落的質量通病。如未在施工前將基層缺棱掉角、線腳不順直處進行修整,表面麻面,縫隙未批嵌齊平,基層表面上的灰塵、污垢、濺沫各砂流痕等未清除干凈。則易產生墻面不平整、出現流墜、疙瘩等質量通病。
三、墻面找平
對墻面平整度及垂直度超過5mm的墻面用砂漿或石膏膩子,將墻面麻面、蜂窩、洞眼、殘缺處填補好。膩子干透后先用開刀將多余膩子鏟平整,然后用粗砂紙打磨平整,干燥后再用棕刷將表面灰塵清掃干凈。 通過這一步,可有效防治因墻面基層引起的墻面不平整的質量通病。
四、刷封底膠
墻面涂刷一道稀釋的107膠或821膠(膠:水=5:1),待封底膠干后才可進行下一道工序。這一步可有效防治因與墻面基層粘接不牢引起的起皮、開裂、脫落的質量通病。
五、刮第一遍膩子
第一遍膩子應用膠皮板滿刮,要求橫向刮抹平整、均勻、光滑、密實,線角及邊棱整齊為度。膩子應用821膠水攪拌均勻后使用,施工時盡量刮薄,不得漏刮,接頭不得留槎,不得有明顯刮紋(痕),注意不要沾污門窗框及其他裝飾部位,否則應及時清理。
待第一遍膩子干透后,用粗砂紙打磨平整,打磨時操作要平衡,保護好棱角。打磨后用棕刷將表面灰塵清掃干凈。
六、刮第二遍膩子
第二遍滿刮膩子方法同第一遍,但刮抹方向宜與第一遍相垂直。然后用粗砂紙打磨平整,棕刷掃清灰塵。如達不到陰陽角順直、大面平整的要求應進行第三遍、第四遍。
七、強光+細砂打磨
基層檢查合格后,用200W以上燈光側照墻面,對部分仍未平整的墻面進行找補后,用粗砂紙仔細打磨平整,最后用細砂紙打磨平整光滑,并用豬毛刷將表面灰塵清掃干凈。通過兩遍膩子的施工及打磨進一步對墻面平整度進行保證。所用膩子不能使用強度低,易粉化的材料。特別是在濕度大的房間如膩子強度低,耐水性差,遇水易膨脹,以至于起泡、開裂導致脫落。
八、涂刷底漆
底層涂料施工應在干燥、清潔、牢固的基層表面上進行,涂刷一遍,涂層需均勻,不得漏涂。待干燥后,用細砂紙進行打磨,打磨時用力要輕而勻,并不得磨穿涂層,磨后將表面清掃干凈。
九、涂刷中層
這一步一般要進行兩遍,如果前面膩子和涂料底層處理的好,只進行一遍即可。刷第一遍中層涂料前,如發現有不平整之處,用膩子補平磨光。
涂料在使用前應用手提電動攪拌槍充分攪拌均勻。如稠度較大,可適當加清水稀釋,但每次加水量需一致,不得稀稠不一。然后將涂料倒入料槽,用涂料輥子醮料涂刷第一遍。輥子應橫向涂刷,然后再縱向滾壓,將涂料趕開,涂平。
滾涂順序一般為從下到上,從左到右,先遠后近,先邊角棱角、小面后大面。要求厚薄均勻,防止涂料過多流墜。輥子涂不到的陰角等處,需用毛刷補充,不得漏涂。要隨時剔除沾在墻上的輥子毛。一面墻要一氣呵成。避免接槎刷跡重疊現象,沾污到其他部位的涂料要及時用清水擦凈。
第一遍中層涂料施工后,一般需干燥4h以上,才能進行下道磨光工序。如遇天氣潮濕,應適當延長間隔時間。然后,用細砂紙進行打磨,打磨時用力要輕而勻,并不得磨穿涂層,磨后將表面清掃干凈。第二遍中層涂刷與第一遍相同,但不再磨光。涂刷后,應達到一般內墻涂料高級刷漿的要求。
十、涂刷面漆
內墻涂料面層涂刷,由于基層材質、堿性、干燥程度不同,應預先在局部墻面上進行試刷,以確定基層與涂料的相容情況,并同時確定合適的涂布量。
內墻涂料在使用前要充分搖動容器,使其充分混合均勻,然后打開容器,用木棍充分攪拌。涂刷方法同涂刷中層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