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墻涂料是一種裝修必備的墻面裝飾材料,大家在使用時難免會有誤區,下面來分享一些內墻涂料的注意事項。
誤區一:底漆用處不大,不用也可以
只要是刮過膩子的墻面,都必須刷底漆,即使是舊墻面翻新,刮過膩子的部位也一定要刷底漆。因為現在使用的膩子都是耐水膩子,堿性較大,底漆有抗堿的作用,不刷底漆會出現膩子返堿的現象,墻面會變花。
正確做法:
底漆中要少加水,與之后涂面漆的間隔時間不能太短(最好不少于24小時),不然涂了底漆也可能出現膩子返堿現象。
誤區二:基層處理越光滑越好
大部分人都知道內墻涂料施工前要對墻面進行處理,保證沒有氣泡、裂縫、灰塵等,這樣內墻涂料施工效果才平整。但是墻面是不是越光滑越好呢?這恐怕又是另一個認識誤區了,如果墻面過于光滑,或有油污,涂裝完成后墻面容易起皮,也會影響裝修效果,如果基層太光。
正確做法:
用剛刷將基層刷毛并用溶劑將油污除去。
誤區三:分層的內墻涂料不能再用
如果裝修后剩余一些內墻涂料,可將桶蓋蓋好后放在陰涼背光的地方保存??墒庆o置一段時間后,內墻涂料還是有可能出現分層的現象。很多業主以為分層的內墻涂料就不能再使用了。
正確做法:
實際上,由于很多內墻涂料是水性溶液,出現分層的現象是很正常的,只要沒有出現發黃、霉變、異味等情況,將其攪拌均勻后仍然是可以正常使用的,不影響最后的涂裝效果。
誤區四:手摸有白粉,漆有質量問題
刷完面漆的墻面,用手摸粘了白粉,您不用緊張,掉下的“粉”多數為墻面上的灰塵。在施工過程中,很多灰塵都會慢慢附著在墻面上,用手摸后就可能出現類似的掉粉現象。用撣子或干凈毛巾把灰塵擦掉,即應解決。如果內墻涂料的質量比較差,含的水分太多,乳液較少,墻面在涂漆后一兩年可能會出現用毛巾擦后掉粉的現象,但即使是這種漆面,用手去摸也不會掉粉。
正確做法:
內墻涂料最好在涂到墻面上24小時之后再用手去摸,如果施工溫度在5℃以下,這個時間要延長到一周。在購買涂料之前,最好向商家問明涂料的檔次,中、高檔的漆一般來說不會掉粉,但是檔次較低的漆耐擦性較差,更容易出現掉粉現象。
誤區五:內墻涂料越貴,刷出來的效果越好
內墻涂料施工后的墻面效果是否好,受到涂料本身品質和施工工藝的雙重影響,“好馬”也需要配“好鞍”,才能發揮最大功效。檔次越高的漆,往往對施工工藝的要求越高,如果施工過程中不注意,其實更容易出現墻面刷花的現象。
正確做法:
在施工前,一定要求施工人員嚴格按照產品說明中的施工要求進行施工,尤其是注意產品說明中標示的加水量、基層處理以及間隔時間三項要求。
誤區六:耐擦洗次數指標高,墻面可用毛巾隨意擦洗
內墻涂料的耐擦洗次數是用專門的機器刷子在漆面上擦拭測試出來的,而不是用毛巾這種材質的工具測試出來的結果。如果用毛巾像搓衣服一樣用力去擦,有可能會將漆膜擦破,即使是耐擦洗次數很高的內墻涂料也可能會掉粉。
誤區七:門窗大開散異味
雖然內墻涂料屬于水性涂料,環保性能優異,但很多業主在使用后仍喜歡將門窗大開,一是為了加速墻面干燥,二是為了散去涂料異味。似乎是一舉兩得的做法,但這樣真的正確嗎?事實并非如此。特別是在北方干燥地區,如果涂料干燥時間過快,內墻涂料短時間內迅速失水,很容易造成墻面開裂的情況,最后不得不返工了。
正確做法:
將窗戶開一小縫,保證室內通風的前提下,讓墻面在1-2天的時間內完全干透為宜。
以上就是關于內墻涂料的一些施工誤區,希望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