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墻涂料在施工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各種問題,下面小編就繼續帶您了解一些真石漆施工過程常見問題和解決方法。
一、起皺:漆膜形成起伏的皺紋
產生原因:
1.漆膜過厚,表面收縮。
2.涂第二層漆時,第一層還未干透。
3.干燥時溫度太高。
解決辦法:
為了防止出現這種狀況,應避免涂得太厚,刷涂應均勻。刷涂兩道漆間隔時間一定要足夠,要保證待第一層漆膜完全干透后再涂第二道。
二、存在的交叉污染嚴峻
產生原因:
外墻涂料面層在施工過程沒有留意到在分格上的分布,造成外形脫軋。
解決辦法:
在施工過程必須要遵守每一個施工步驟來完成,盡量避免交叉污染的破壞,同時,我們可以選擇具有抗老化,抗高溫以及抗強烈照射的輔助涂料來填補,也可以保證交叉污染的減少。
三、泛起大量的抹紋不平現象
產生原因:
水泥砂漿面積大,造成干燥時間慢,這樣會產生開裂以及空鼓現象;MT-217膨潤土應用于真石漆中,施工爽滑容易批刮。
解決辦法:
進行平均的分格處理,在基屋抹灰過程中,進行對砂漿均勻的配合。
四、遇水發白,抗水性差
現象和主要原因:
一些真石漆經過雨水沖刷和浸泡后會明顯發白,天氣晴朗后又恢復原來的狀態,這是真石漆抗水性差的直接表現。
1.乳液品質較低
低檔或低價位乳液為了增加乳液的穩定性,往往會加入過量的表面活性劑,這些表面活性劑會大大降低乳液本身的耐水性。
2.乳液用量過低
高品質的乳液價格較高,廠家為了節約成本,只添加少量的比例乳液,從而使得真石漆干燥后漆膜疏松、不夠致密,漆膜吸水率比較大,黏結強度也相應降低,一旦遇到長時間的陰雨天氣,雨水就會滲透到漆膜里,導致真石漆發白。
3.增稠劑過量
廠家在制造真石漆時,往往會加入大量的羧甲基纖維素、羥乙基纖維素等作為增稠劑,這些物質都屬于水溶性或親水性,涂料成膜后留在涂層中,大大降低涂層的耐水性能。
解決方法:
1.選擇優質乳液
要求廠家選用耐水性非常優良的高分子丙烯酸聚合物作為成膜物質,從源頭上提高真石漆的耐水性。
2.增加乳液比例
要求廠家增加乳液的比例含量,對真石漆乳液的添加量做大量的對比試驗,確保真石漆施工后得到一個致密完整的漆膜,阻擋雨水的侵襲。
3.調整親水物質配比
為保證產品的穩定性和施工性,添加纖維素等親水物質是必需的,關鍵是找到一個精確的平衡點,這就需要要求廠家通過大量反復的試驗,研究纖維素等親水性物質的合理配比。既保證產品的效果,又能將對耐水性的影響降到最低。
五、噴涂飛濺 浪費嚴重
現象及主要原因:
有些真石漆在進行噴涂時會掉砂,甚至會四處飛濺,嚴重時可浪費1/3左右。
1.碎石級配不當
真石漆中天然碎石顆粒不能采用均勻大小的顆粒,必需采用大小不同的顆粒混合搭配,如果采用均勻顆粒或顆粒搭配不合理,均會造成噴涂飛濺。
2.施工操作不當
可能是噴槍口徑太大、噴槍壓力選擇不當等因素也會造成飛濺。
3.涂料稠度不當
涂料稠度調制不當也會造成噴涂時掉砂和飛濺,嚴重浪費材料。
解決方法:
1.調整碎石級配
通過施工現場觀察發現,過多使用粒徑小的天然碎石會使漆膜表面質感偏低;過度使用粒徑大的碎石,則容易造成飛濺和掉砂,只有按一定級數配比,才能達到均勻統一。
2.調整施工操作
如果是噴槍原因,則需要調整噴槍口徑和壓力。
3.調整涂料稠度
如果是涂料稠度造成原因,則需要調整稠度。
六、真石漆發花
現象及主要原因:
1.基層酸堿度的影響,酸堿度大于9,就會導致發花現象。
2.施工過程中薄厚不均勻容易出現發花,此外真石漆噴涂用量過少、漆膜太薄也會造成發花現象。
3.真石漆生產過程中,纖維素比例過高,是發花的直接原因。
解決辦法:
1.嚴格控制基層酸堿度,使用抗堿封閉底漆做封底處理,防止堿性物質析出。
2.嚴格執行正常施工用量,不偷工減料,正常的真石漆理論涂布量為3.0--4.5kg/平米左右
3.按合理比例控制作為增稠劑的纖維素含量。
七、漆膜過軟
現象及主要原因:
合格的真石漆漆膜會很硬,用指甲無法扣動。漆膜太軟主要是由于乳液選擇不當或含量較低,造成漆膜成膜時的涂層不夠緊密。
解決方法:
生產真石漆時,要求廠家不能選用與制造乳膠漆相同的乳液,應選擇粘結力較高、成膜溫度更低的復合溶液。
外墻涂料施工中,施工的把控與涂料產品的選擇都非常重要,以上就是一些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法,希望能夠帶給大家更多的幫助。